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收起左侧

传统文献利用率计量方法的不合理性探讨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4382
主题
46
精华
0
墨水
128

发表于 2022-2-27 20: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分析了影响文献流通率的因素,指出了传统文献流通率计算公式的不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在自动化管理条件下文献流通率的新的计量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献;利用率;计量方法;影响
1影响传统文献利用率计量的因素
1.1 建馆时间的长短
现代图书馆是由古代藏书楼发展而来,自古以来就具备保存文献的功能,因此,一般来说,建馆时间越长,馆藏基数也越大,而一般文献都是随着时间增加慢慢失去其应用价值。因此,图书馆建馆时间越长,保存的文献越多,放置在书库中长年不使用的图书也会比建馆时间较短的图书馆要多,这样,根据利用率的计算公式来看,尽管建馆时间长的图书馆读者借阅总册数比建馆时间短的图书馆要多,但是由于馆藏基数大,并不一定就占据优势,有时候文献利用率反而会更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建馆时间长的图书馆文献利用情况就差,也不能说明其文献布局不合理。
1.2 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和采购方针
图书馆的采购经费和采购方针不同,必然影响图书馆的总藏书量和图书馆内各类图书的分布情况,也会影响图书馆藏书复本量的多少。在种数不变的情况下,复本量的增加无形中会降低图书的利用率。采购方针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类型图书在图书馆的分布,而读者对不同类型图书的喜好是不一样的,这也会大大地影响图书文献的利用率。
1.3 图书的质量
图书的新颖性、时效性、实用性都会导致读者对图书利用程度的差异。而传统文献利用率的计量对“一定时期”没有做出详细规定,因此,不同时间段的文献利用率会截然不同。不同图书由于新颖性、学术性等方面是不一样的,图书馆收藏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传统文献利用率的计量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因此算出来的文献利用率不能反映馆藏质量,也不能说明读者对馆藏利用程度。
1.4读者的阅读倾向
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各类图书的阅读倾向是不一致的,高学历读者一般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科研相关的专业类图书感兴趣,普通读者一般对科普、休闲、小说类图书感兴趣。而传统文献利用率的计量完全不考虑读者层次这一因素,是不科学的。其计算结果当然不能反映藏书的利用情况和馆藏布局的合理性。
1.5 借阅制度的影响
借阅制度包括借阅方式、借阅期限、借阅限额等方面的规定。借阅方式主要是指实行开架借阅还是闭架借阅,开架借阅一般可以提高图书利用率。而对于借书期限来说,借阅时间越短,一段时间内,图书会被更多的读者利用,因此图书利用率会大幅度增加。同样借阅限额越大,一段时间内读者借阅在手上的图书会越多,文献利用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1.6 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长短
每个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长短并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开放时间越长,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机会越多,文献利用率越高,反之文献利用率越低。而传统公式中,不考虑开放时间长短这一因素是不科学的。
1.7 读者的借阅行为
读者在借阅图书过程中产生的借阅行为是不一样的,有些读者会仔细研究图书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有些读者只是浅尝辄止。这就导致在相同时间内读者借阅图书册数产生差异,而按照传统文献利用率公式计算,文献利用率也会产生差异,后者的文献利用率会明显偏高。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般情况下,前者在相同时间内吸取的知识内容远远大于后者,因此,传统的文献利用率公式不能反映读者对知识的挖取程度,由它来衡量馆藏布局当然具有不科学的一面。
1.8 借阅的方式
借阅方式是指读者借阅图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一般包括借、复印、阅览三种方式。一般情况下,读者对图书的利用深度按照这三种方式递减,当然对图书的利用程度是不一样的。而传统文献流通率公式中没有考虑借阅方式给流通率带来的影响,忽略了读者对文献的吸收程度,因而这种计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馆藏利用情况,也不能为藏书建设和图书馆流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由以上分析可知,文献的利用率受诸多因素影响,不能简单地用来评判图书馆工作质量和馆藏布局合理性,也不能说明读者对图书的利用情况。用传统计量方法统计的文献利用率不能用在馆际之间的简单比较,计算出来的数值所体现的文献利用率高低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2]。因为它忽略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没有把对知识层面的利用程度当成利用率的主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只是简单地将流通或阅览的册数与使用效果等同,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的指导意义。那么,传统的文献利用率的计算应该怎么改进才具有科学合理的一面呢?
2对改进文献利用率计算公式的建议
我们知道任何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都是由单册图书利用率组成的,因此要合理统计一个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就必须首先合理地统计单册图书的利用率。
根据文献老化规律,其“半衰期”(现时正在使用的文献中的较新的一半的出版时间)平均约为5年。图书的最大借阅年限与期刊引文的最大年限有着相似之处,也是在2~4年后。因此,计算5年内单册图书利用率是比较合理的[3]。
不同种类图书的收藏价值是不一样的,产生的文献利用率也不一样,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应该对这些文献给一个不同的权值。一般情况下,权值的设立应该根据各馆的藏书政策,例如,高校馆可以根据学校的学科类表将所有图书划分为重点(学校重点学科)、基本(学校其他学科)、相关(学校相关学科)和一般(其他学科)四级,四级图书权值由高到低。也可以根据ALA/RLG学科元级代码划分,即A(完整级)、B(研究级)、C(学习级)、D(基础级)、E(最低级)。我们姑且在公式中,设置权值参数为Q1。
不同读者群体对图书利用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计算单册文献利用率的时候有必要考虑读者程度。一般情况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包括教职工和学生,其中教职工又包括教学科研人员和教辅人员,这两种读者类型中又可以划分为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和其他,学生读者类型又可细分为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以及其他身份[4]。我们可以对其设置不同的权值,权值大小的设定要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和读者所占比重等因素来确定,权值都不能超过1,在公式中我们姑且设置为Q2。
此外,读者采用借、复印、阅览等不同的借阅方式,会对图书流通率产生影响,因此,在公式中必须考虑这个因素,不妨对其借阅方式赋以Q3的权值。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明显地看出一本书被读者利用的情况,也可以真实地反映不同图书的利用率情况。通过这种比较分析,可以为图书馆采购和流通、剔旧策略提供参考。当然,这个公式不能绝对客观地反映图书的利用情况,尤其是对利用率比较接近时,我们还必须通过其他途径来综合比较其利用情况,为我们决策提供参考。
3文献流通率的计算
文献流通率是指某一文献或所有文献被流通利用的情况,目的用来检验藏书结构是否合理。通过比较不同图书馆的文献流通率,可以看出一个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水平和流通策略的科学性。我们根据单册图书的流通率情况可以得出如下计算公式[5](最大统计时间段为最近5年)。
此公式可以表述为某一类或所有图书的利用率的平均值,公式中单册图书的利用率已经考虑了文献学术价值权重和读者层次权重,因此,公式中能够合理反映图书被不同读者利用情况。它能真实地反映出图书馆藏书结构的情况,为采购、剔旧等图书馆日常工作提供参考,也为图书馆工作水平的衡量提供了依据。因此,这个公式是对传统文献流通率计算的一个大改进,它考虑了影响图书馆文献流通率的各种因素,能真实反映图书馆馆藏被利用情况,应该成为我们今后计量图书馆文献流通率的一个科学公式。
[参考文献]
[1] 李金玉.浅议藏书利用率问题[J].河北医学.2008(14):252—253.
[2] 杜保兰.文献信息率初探[J].图书馆工作.1998(5):45—46.
[3] 蒋鸿标.适用率——衡量藏书建设质量的标准[J].图书馆建设 ,2004(1):23—24.
[4] 张必兰.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效用的建模设计[J].现代情报,2009(2):136—137.
[5] 李智慧,张静芳.藏书利用率计算的新公式[J].图书情报工作,1998(2):2—28.
[收稿日期]2013-01-07
[作者简介]黎真(1960—),女,副研究馆员,本科,长沙电力学院图书馆馆长,发表论文10余篇;蔡志华(1978—),男,馆员,硕士,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发表论文10余篇;黎洪浩,男,馆员,本科,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发表论文10余篇;张畅,女,馆员,硕士,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发表论文10余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