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收起左侧

基于氨逃逸的SCR系统喷氨优化设计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4073
主题
58
精华
0
墨水
156

发表于 2022-2-27 18: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一种是增加喷氨量的方式实现超低排放,“粗犷”式地增加喷氨量导致氨逃逸升高,这直接造成ABS生产量增大,下游设备压阻升高,影响锅炉正常运行[9]。
由此可见,当前实现SCR系统超低排放改造的3种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十分重要。
3.2 基于氨逃逸的SCR喷氨协调优化
研究表明SCR烟气脱硝反应的脱硝效率直接取决于烟气中NOx与NH3的混合匹配度,即氨氮混合匹配度高则反应完全,否则将造成SCR反应器局部区域脱硝效率降低或因NH3的过剩而形成氨逃逸,因此保证系统内良好的氨氮混合比对实现SCR系统的超低排放及减少氨逃逸具有重要意义[10]。
科学合理的喷氨控制方法对于降低氨氮混合当量比的不均匀性尤为关键,当前各喷氨支管均匀分配喷氨量的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而根据系统内流场/浓度场分布特性进行非均匀喷氨可以保证相对较好的氨氮混合比。
此方案采用单层喷管布置方式,喷管纵向排列,喷管共有20根,且每根喷管上设置喷嘴15个,喷嘴总数为300个。喷嘴以不同速度喷出时,可以增加烟道烟气的扰动性,因此对喷嘴进行简单的分区,靠近烟道壁面处Ⅰ区,中间的区域为Ⅱ区;提高Ⅰ区的喷射速度,降低Ⅱ区的喷氨速度,喷氨格栅的模型见图6。
经过多次模拟求解对喷氨速度的调整,最后选取I区的喷氨速度为15.2 m/s,Ⅱ区的喷氨速度为13.7 m/s。经过流场模拟,发现经调节后氨气进入催化剂入口处的浓度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浓度标准偏差为4.16%,满足了实际工程应用中反应器入口氨气浓度分布要求[11]。
但值得注意的是SCR脱硝系统长期运行一段时间后其内部流场特性及其随负荷的波动特性均会有所变动[12]。因此有必要定期测试烟道内的流场特性及NOx的浓度分布,及时调整各喷氨口阀门开度,以最大限度地保证SCR反应器内持续良好的氨氮混合当量比,保证SCR系统高效率、低成本运行及ABS的有效抑制。
4 结语
针对电厂燃煤机组的SCR脱硝系统,综合考虑催化剂进出口浓度场、温度场等因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喷氨分布的优化调整。结果表明,当喷嘴数量为固定的情况下,将喷嘴分为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两个区域,并分别采用不同的喷射速度,能够有效改善烟气的混合度,从而有效降低平均氨逃逸率,实现尾部烟道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冬,徐鸿.SCR烟气脱硝技术及其在燃煤电厂的应用[J].电力环境保护,2008,24(3):26-29.
[2]路涛,贾双燕,李晓芸.关于烟气脱硝的SNCR工艺及其技术经济分析[J].现代电力,2004(1):17-22.
[3]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燃煤电站SCR烟气脱硝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张强.燃煤电站SCR烟气脱硝技术及工程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杜成章,刘诚.尿素热解和水解技术在锅炉烟气脱硝工程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2010(6):112-115.
[6]赵冬贤,刘绍培,吴晓峰,等.尿素热解制氨技术在SCR脱硝中的应用[J].热力发电,2009,38(8):87-90.
[7]汪建光.燃煤电站SCR脱硝技术中尿素热解和水解制氨技术对比[J].能源与环境,2008(4):59-60.
[8]胡劲毅.基于氨逃逸浓度场的SCR喷氨协调优化控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9]刘炜,张俊丰,童志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1):26-27.
[10]赵宁,沈伯雄,杨晓燕,等.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29(11):2165-2170.
[11] 刘涛,金保升,李锋,等.纳米级TiO2多元催化剂对 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NOx试验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5(3):18-22.
[12] 田柳青.氨选择性还原脱除氮氧化物工业催化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