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收起左侧

蔚县单堠村关帝庙及其戏台考述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2209
主题
50
精华
0
墨水
136

发表于 2022-2-27 18: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蔚县单堠村关帝庙现存建筑相对完整。它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后历经迁建、扩建和多次重修。关帝庙及其戏台无论从时间的延续性,还是从建筑典型性来看,都可视为华北区域村落庙宇以及戏台的代表。
【关键词】河北蔚县;单堠村;关帝庙;戏台
蔚县古称蔚州,又名萝川,位于今河北省西北的张家口地区。单堠村位于蔚县城西北10公里处,今属南留庄镇。单堠村关帝庙位于该村古堡东门外,庙内现存碑6通,其中2通残缺。本文以实地田野考察资料为依据,就关帝庙及其戏台的建筑状况、戏剧演出和历史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单堠村在明清时期的变化与蔚县一带传统村落的发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它们大都受到军事活动的影响,在明代中后期就陆续修建了具有防御性质的堡寨。古堡修建之初及其后,又陆续修建了诸多祠庙,它们是公共建筑,也是重要的村落文化景观。据现存清嘉庆十二年(1807)石碑载:“今我单堠村创建者四,一曰真武庙,一曰观音殿,一曰关帝庙,一曰龙神庙。”[1]真武庙如今依然高高矗立于古堡北墙正中墩台上,关帝庙在东门瓮城内,龙神庙在古堡外。而实际上,单堠村还建有三官庙、财神庙、马神庙、文昌阁和五道庙等,这些都是陆续修建的,也是地方常见的庙宇。
关帝庙坐南朝北,现存正殿、山门和戏台,戏台位于山门之外。庙院东西宽12.5米,南北深10.5米。从整体建筑布局来看,关帝庙类似普通的民间建筑,院落布局也较单调(图一)。
正殿通面阔三间7.2米,其中明间3.5米,通进深6.3米,廊深0.8米。硬山顶,六檩前廊尖山结构,抬梁式构架。五架梁后端由封护檐和后金柱共同承担,封护墙外可见五架梁头;东西两山墙(包金较厚,无法看到是否有山柱)亦承托脊檩枋、金檩垫枋、檐檩枋。后金柱在后金檩枋与封护檐之间承五架梁。五架梁与三架梁间前用柁峰,后用金瓜柱带角背,脊瓜柱亦用角背。明间老檐柱及枋下安有抱框和上下槛,次间槛墙亦存,门窗遗失。前檐下无斗拱,檐檩枋与额枋间用云子墩,额枋下置卷草雀替。挑尖梁头刻作麻叶头状。
正殿用布瓦筒瓦屋面,正脊可见当沟、瓦条、混砖、陡板、筒瓦眉子、东端螭吻,垂脊、垂兽(兽头缺失),无仙人、走兽。正脊西端螭吻及部分铃铛排山脊、博风砖已损坏遗失。勾头、滴水保存较完整。墀头损坏严重,戗檐砖及荷叶墩下砖雕均被撬盗,仅存混砖、炉口、枭砖、盘头等,无雕饰构造。殿内梁架全部彩绘,五架梁前三分之二类似旋子彩画,枋心用红底金龙,龙身似用沥粉贴金;藻头、箍头用墨底,三停线、五大线用墨绿以白色提边;死箍头,藻头远观似一整二破旋花,近看为花瓣堆叠;五架梁后三分之一仅用墨色。三架梁藻头及箍头同五架梁,枋心绘牡丹花卉。柁峰墨底绘莲花,脊檩枋、上金檩枋、瓜柱均用墨底,藻头、箍头同五架梁,枋心暗淡难辨,三停线用朱色。下金檩垫枋、檐檩枋、挑尖梁遍用绿底,枋心用长方形,即三停线为直线,有箍头无藻头。檐檩枋将枋心置于两边,中间绘旋花,枋心绘人物,箍头约略可见回纹,比苏式彩绘更显随意。室内东西山墙全部彩绘壁画,山尖与壁画间用木架彩绘样式,两枋心黄底绘牡丹,岔口线用朱色,藻头类旋花一整二破,灰色皮条线,死箍头两端绘莲花瓣。山尖绘山水、花鸟、亭台楼阁、仕女等传统图案。东西两山尖有菱形开光,内雕花盆卷草,且保存完好。
山门面阔一间1.95米。悬山顶,灰脊筒瓦。五檩四架椽,三排圆木柱,中柱间安装板门,中柱与前后檐柱间均为1.15米。檐下无斗拱,额枋伸出柱外,其下设雀替。檐柱上梁头伸出,垂直截去,其下枋、垫、枋,梁端除上承檩、枋外,又外挑檐檩、枋(图二)。
关帝庙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后历经迁建、扩建以及多次重修。万历十三年(1585)刊立的《重修关王祠记》碑载:“蔚郡西北乡十五里许,古迹单堠村,堡迤北更有一寨,内筑北台,上建汉关王祠,创始于正德年间,仅一室。因祀不便,于嘉靖二十四年迁神祠于堡东郭外,亦安(按)旧制。迨至明,与虏酋叩关,款塞通贡。隆庆以来,世际清平,闾□殷实,祠宇□像,积年日深,不无损坏倾颓。苏君仲礼、武君□□一乡人心咸欲增其前制,兴工于万历五年五月初八日,落成于秋九月。或助金粟,或助材力,建正殿三楹,廊□十□,大门一楹,神厨二楹,易画为塑,像貌森严,图扶帝绩。”[2]根据此碑记述可知,单堠村“堡迤北更有一寨,内筑北台,上建汉关王祠,创始于正德年间”。百姓因“祀不便”,关王祠后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按当时旧制迁入堡门东廊内,直到万历五年(1577)才对该祠进行了扩建。此次扩建工程浩大,从此碑的碑阴捐赀名单可知,除了本村众善人外,还有来自西韩庄北堡、西韩庄南堡、水涧子东堡、水涧子中堡、崔家庄堡、杜阳庄堡、上陈庄堡、饮马泉堡、阎家寨堡、西西庄堡、钟楼村堡、西户庄堡等堡居民共79人。万历年间的这次修缮扩大了正殿规模,虽然整体上仍显狭小,但确定了总体建筑的基本布局。
关帝庙在清乾隆年间多次重修、增修。据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立的《关帝庙重修正殿、禅房及创建戏楼碑记》载:“经理于乾隆十八年三月十八日兴作,告竣于十九年闰四月二十九日,至于二十五年又重修禅房三间,增修厨房二间。”[3]另一通乾隆三十三年(1768)《关帝庙重修祠房碑记》也记述到:“本堡东门外旧有关帝庙,创建自昔,重修前代。迨至世远年湮,不无损坏,正殿虽已重修,而东西祠房犹□倾颓”,于是召集本堡之人,“恢弘祠房,东西分为六间”[4]。从这两通碑的碑阴捐赀名单可以看出,这两次重修主要依靠本村的力量。实际上,此前于乾隆五年(1740)还创建了一座戏台。
关帝庙也以两根清代末年的石表闻名。石表,当地人又称石旗杆,置于庙内正殿前,东西相距约4米,距山门约2米。二石表以砂石雕成,通高10米,由底座、杆体和石斗组成,杆体被上下两石斗分成三段。四个石方斗上分别刻有“志存汉室”“德配尼山”“忠义贯日”“义气参天”,上部方斗四角悬挂的风铃今已不存。杆体中部浮雕盘龙,下部分别刻有“三分气压吴江冷”“一烛光摇汉明月”的楹联。这两根石表是当时从山西崞县远道运输而来,前后历时近三个月,耗费了大量财力、人力,作为当时的盛举,曾专门树碑立传。清光绪三十年(1904)刊立的《关帝庙建立石表碑记》即述到:“考我村关帝庙创建于前明正德年间,迁修于嘉靖二十四年,原树木表,由来旧矣。溯此数百余年,其表之摧折残蔽者不知凡几……光绪二十九年,予知社事,适表又折,会诸社首群议,仿效山西大同府竖立石表……圆约九寸许,高则三丈二尺有零。”[5]此事的倡议者是一位名叫刘凤翔的廪生,他作为当时的社首,无疑在村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关帝庙戏台正对山门,修建于清中期,这是蔚县为数不多有确切纪年且较早修建的戏台之一。据前述《关帝庙重修正殿、禅房及创建戏楼碑记》载:“乾隆五年间,创建戏楼一座,以为祈福献戏之备。”碑中还明确记到:“经领戏楼人高公旺、王淳、郝连成、张从恩、王、王银。”由于关帝庙基本格局在之前基本形成,戏台只得建于山门之外。戏台距山门22.5米,其间面积宽敞,可容纳较多观众。
戏台为单体建筑,卷棚硬山顶,灰脊筒瓦。一面观,通面阔三间7.9米,其中明间宽3.4米,分前后台,通进深6.63米,其中前台进深3.42米。前檐柱高2.62米,台基高1.27米。戏台前后四柱,设后金柱,五架椽。前五架梁对后单步梁,前后穿插于后金柱中,单步梁用材纤细。后金柱与五架梁上的柁墩共同承接四架梁,其上两根脊瓜柱间以一根细枋连接。檐下五架梁梁头伸出,垂直截去,其上承檩、枋,其下枋、垫、枋,梁头处又外挑檐檩、枋,雀替已残缺不全。前后木隔断设在双脊檩下,中间约略靠后一点,现已毁。上下场门两侧与两山墙间上置窗,下为槛墙,下场门与槛墙也已不存。前台四根圆木柱,上端有“牛腿”(地方俗称),形似斗拱,这是当地民间做法。覆盆础无雕饰。戏台后墙中间开一门,两侧各辟一圆窗(图三)。
戏台是演剧酬神的场所,观演戏剧是村落百姓们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单堠村过去常常在农历六月初一给“关老爷”唱戏,据村民介绍,早期多唱弦子腔,也唱蔚县秧歌。关帝庙戏台现仍存多条舞台题记,其中有确切纪年、戏班和剧目的有四条:
1.中华民国三年,本城三虎班在此一乐。
绿林杀山、烈女传、乌玉带、梅花洞、合凤裙、赶三关、杀府、送妹、三复生、劈棺
2.中华民国廿一年二月十二日,本村、曹家疃、小庄、下平油四堡洋(秧)歌在此一乐也。
3.中华民国廿三年(阙),田兄班蔚县单堠演秧歌。
梅花洞、捧圣、三贤、龙沙(蛇)正(镇)、彩(采)桑、小放羊、小松林、杀店、教书、杀山
4.成吉思汗纪元七三七年三月十二日,协盛班在此一乐也。
起:午前,赶三关、击掌;午后,大积□、送女、杀楼;晚上,□□□、□□□。
正:午前,捧圣;午后,草场(全本);晚上,狮子楼、大坡□。
末:午前,合凤裙(全本);午后,烈女传(全本);晚上,三复生(全本)。
上述舞台题记中演出的剧目大多属于蔚县秧歌传统剧目,有小戏、折子戏,也有成本大戏,班社为本地戏班。更值得关注的是,单堠村也有自己的业余秧歌班社,在民国二十一年的这次演出中,还联合了附近其他三个村落中的秧歌艺人。这些充分说明,蔚县秧歌发展到清末,几乎完全占据了全县的乡村舞台。刘文峰在《三十年代张家口地区戏曲活动一斑》一文中就提到:“三十年代,活动在张家口的戏曲剧种有山西梆子(晋剧)、京剧、评剧、河北梆子、蔚州秧歌等。其中以山西梆子、蔚州秧歌的班社最多,分布在张家口地区(原察哈尔省)各县。”[6]可见,流传在张家口地区的戏曲种类繁多,但大多是外来剧种,而蔚县秧歌才可以称得上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
蔚县秧歌是在民歌基础上,逐渐吸收各种不同唱腔和民间音乐,经过融会贯通而形成的戏曲样式,它广泛流布于张家口市全境和邻近的山西省北部诸县。实际上,蔚县秧歌自清中后期已经突破最初的民歌体唱腔,发展为成熟的戏曲样式。蔚县豹峪村戏台嘉庆五年(1800)十一月的舞台题记,就记录了当时秧歌艺人解永桂、李会等演出的《休妻》《打洞》《打店》等剧目[7]。另外,李家浅村戏台道光十九年(1839)的舞台题记,也记录了蔚县西合营秧歌班——孙庆班演出的《回龙阁》《八卦》《高平官》《响马》《别宫》等剧目,其中《回龙阁》《八卦》《高平官》等均是山陕梆子的剧目,说明当时的蔚县秧歌已经吸收了梆子剧目,在音乐体制和班社规模上已经发展成熟。
在蔚县如此一个区域内,能够形成一个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首先是戏剧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通过检索明崇祯八年(1635)《蔚州志》和清乾隆三年(1738)《蔚县志》就可以发现,在民间社火和赛社活动中,秧歌表演必不可少。而在它之外,还存在各种戏曲声腔。早在乾隆年间,任蔚州知州的黎城人靳荣藩所作《蔚州观剧》,描写了当时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形:“红氍绿烛两相鲜,羊酪烹来代锦筵。为听弹丝成旧谱,回思出塞已多年。梨园子弟歌珠少,雪面参军舞袖穿。赢得霜裘都未湿,亏他不是帝京弦。”[8]“帝京弦”之外的各种声腔竞相上演,必然也会促进本地戏剧的发展,推动当地秧歌长足发展。其次,与该区域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蔚县在明清时期,一直是关内通往塞外的重要通道,是通往京师的重要孔道,这里不仅常年驻军,而且官、兵、工、商等来往频繁,他们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戏曲的交流。在清代的商业贸易中,张家口是塞北地区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商旅的汇集就带动了戏曲的传播和演出的繁盛,山陕梆子便是沿着商路进入这一带的。在蔚县秧歌走向成熟的近百年内,秧歌艺人们更多地借鉴梆子戏的表演艺术,因此蔚县秧歌亦称蔚州梆子。
另外,在关帝庙戏楼的墙壁上,残存有“成吉思汗纪元七三七年”字样。在蔚县古戏台上,以成吉思汗纪年的题壁还出现在涌泉庄村和羊圈沟村戏楼上。成吉思汗,即铁木真。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蒙古贵族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纪年起始于公元1206年。日军在侵华的过程中,扶植成立的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就曾使用成吉思汗纪年。成纪的出现说明,当时蔚县这一区域处于日伪的统治之下。然而在这样一个残酷的历史时期,百姓们依然不忘记娱神娱人,蔚县秧歌也因其土生土长、观众喜爱而获得了继续生存的空间。

明代,蔚州属山西大同府,这里地处“九边”,是“宣大(宣化、大同)之喉襟,京师之肘腋”。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明初还曾置蔚州卫。至康熙三十二年(1693),蔚州卫始改为蔚县,归隶宣化府管辖。由于独特的地理和历史原因,蔚县形成了特殊的屯堡文化,并深深地影响了该地区村落的发展历程,从而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村落空间。关羽被认为是堡寨和村落的重要守护神之一,在战事紧张时期,关帝信仰具有彰显武功、保障边塞安宁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凝聚军民向心力的作用,同时也能给居住在堡内以及周边的人们以心理上的安抚。明清时期,华北区域内的关帝庙受到官府、地方精英和民众的极大重视,无论是镇城、卫所、堡寨或村庄聚落,大都建有此庙。关帝庙的修建从其本来职能讲,与堡寨的功能有相似之处,主要是为了保障安全。单堠村关帝庙随着新堡的建立而迁建,并扩大了规模,以后又屡次修缮,客观上说明了它对生活于其中的军民的重要性。
单堠村关帝庙戏台虽属后建,却说明百姓们长期以来对关帝祭祀的重视,同时反映出该区域在社会安定之后,敬神娱人的演戏活动正逐渐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它也代表了蔚县现存古戏台的最普遍类型:顶部为单檐卷棚硬山顶样式,檐下施大额枋、平板枋,不施斗拱,梁头垂直截去,两次间额枋插入角柱,其前端伸出柱头,与其上平板枋枋头共同承接挑檐木,其下另立一角檐柱以承重,台口及其它部位大都不使用斗拱,内部装饰性较弱,均为彻上明造。该戏台表现出一些相似性的特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为“戏台建筑首先要满足演出的需要,其次,也要适应地域、时代建筑风格的规范以及建筑审美的追求,最后,还要考虑财力、物力的支撑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9]。像这种形制的戏台,屋面坡度较为和缓,线条自然流畅,顶部也不容易被大风损毁,如此修建就既注重了外形美观,又注重了实际使用价值。从逻辑上来讲,地方戏产生于民间的庙台广场,蔚县秧歌的发展与当地众多戏台的修建必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之,蔚县单堠村关帝庙的修建反映出区域社会的变动,隐含着区域环境与信仰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关帝庙为核心,对认识明清时期华北区域的军事状况与堡寨聚落中庙宇的修建情况有很高的价值,对了解清代蔚县乡村舞台上的戏剧演出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清嘉庆十二年(1807)碑,无题,残。此碑约高1.05米,宽0.61米,厚0.15米,现存于单堠村关帝庙内。
[2]明万历十三年(1585)《重修关王祠记》,此碑高1.56米,宽0.7米,厚0.17米,现存单堠村关帝庙内。
[3]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关帝庙重修正殿、禅房及创建戏楼碑记》,此碑高1.19米,宽0.57米,厚0.19米,现存单堠村关帝庙内。
[4]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关帝庙重修祠房碑记》,此碑高1.20米,宽0.56米,厚0.19米,现存单堠村关帝庙内。
[5]清光绪三十年(1904)《关帝庙建立石表碑记》,此碑高1.82米,宽0.70米,厚0.17米,现存单堠村关帝庙内。
[6]刘文峰:《三十年代张家口地区戏曲活动一斑》,载《河北戏曲资料汇编》(第十辑),内部资料,1985年,第358页。
[7]张启维:《蔚州秧歌简史》,载《蔚县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内部资料,1999年,第3页。
[8]清·庆之金,杨笃纂修:《蔚州志·名宦记》。
[9]车文明:《中国古代戏台规制与传统戏曲演出规模》,《戏剧艺术》2011年1期。
〔责任编辑:张金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