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7|回复: 0
收起左侧

撂火把-名家散文-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4107
主题
55
精华
0
墨水
140

发表于 2022-1-26 22: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田启礼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们豫东地区广大农村,每逢过农历正月十五或二月二,有 撂火把 娱乐的习俗。
         
        那个时候,豫东农村说的是本土方言,不会讲普通话;玩的是土得掉渣的民间游戏,就把 撂火把 说成 撂河蟆 。直到如今,在老家说起此习俗,还是说 撂河蟆 。其实是发音不准造成的,把 火把 说成了 河蟆 ,音近似,而是把字说 转 了。实际上所说的字义根本不是此习俗的含义, 火把 与 河蟆 是两个无法相连的物体,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不知是谁说的,又起于何时?无法考究。但说的人多了,跟着传的人也多了,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村,好像是大家都这样说,没谁再去认真考究,人云亦云,约定俗成的传了下来。就这样的口误一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尽管错,我也是跟着说了几十年 撂河蟆 ,乡音难改啊!直到写这篇文章时,我才认真的想一下,回忆起当年撂火把的情景,应该是 火把 ,而非是 河蟆 。只好把过去读错的字音和错误的叫法纠正过来,正儿八经的把它写成 撂火把 好了。
         
         撂火把 ,其实也是掷火把、扔火把,就是先用手使劲把燃烧的火把抛向空中,等火把落在地上,再拿起来继续向上撂,一次次反复掷抛,直到火把燃烧完为止。 火把 是自制的。做起来很简单,一般是用农村地锅做饭使用过的旧箅子,箅子是用高粱秸上头的莛子串成的。家家户户都有,用的时间长了,有损坏的地方,就扔掉了。大都是习惯性地扔到房顶上。拿来废物利用,卷上麦秸、秫秫杪、谷草之类的柴禾,然后在外面用绳子紧紧扎几道,以防撂的期间火把松散了。但也不能扎得太紧,太紧了,里面卷的柴草进不去空气,易焖灶,火把就着不旺。若没有旧箅子,就只好直接用谷草捆上麦秸,其效果与箅子卷的一个样,撂起来精彩度毫不逊色。做成的 火把 一般有五六十公分长,直径十来公分粗细,有的箅子小而卷出来的火把会更短、更小些。
         
        撂火把,是欢度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一项民俗活动,一般是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的夜晚进行,与挑灯笼、放云灯、甩花篮等同为庆祝节日的娱乐项目。按照豫东民俗,正月十四为头灯(也叫试灯),十五为正灯,十六为末灯,连续三天。每年春节过后,孩儿们盼的就是过十五了。像过年一样,欢欢喜喜、快 快乐 乐。从十四那天开始,吃过晚饭,小儿童在大人的携带和陪同下,在自家院里或村子的街巷里挑灯笼。一盏盏明亮的灯笼,像一颗颗游动的星星,在夜幕里闪烁,带来几分节日气氛。稍大些的孩子们,有的在村头,有的跑到村外的野地里,聚集在一起捆火把。小伙伴们一起动手,很快就把火把捆好了。然后,划着火柴,把捆好的火把点着,火把点燃的那一端就熊熊燃烧起来。随后,我们就把燃烧着火把撂向空中,一条光亮从黑暗的空中划过,像流星一样。火把落在地上,无数的火花在大地上散落跳跃,好似天女散花一般。我们这些孩儿们再把火把捡起来,继续抛向空中。火把一旦落地,我们就一窝蜂似地跑上去,争着、抢着再把火把撂起来。有时候燃烧的火把落地时摔得很了,火苗不旺,奄奄一息快要灭时,我们就把它举起来,迎着风向,让它慢慢复苏再燃起来。等火着旺了,接着再继续撂,直到把火把燃烧完才算结束。
         
        岁月更替,时过境迁。 撂火把 这项活动在家乡早已销声匿迹了,流传数百年的这项民俗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 生活 视线。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把它记载下来,传承下去,应该说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别人怎样看待与评价,不管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大与小,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证实了自己的曾经存在。我想,其文或许在世间引不起任何关注,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起码说能像当年 火把 那样,用自身燃烧起的火苗,去照亮茫茫黑夜,在黑色的夜空留下一道光亮,给人们带来欢喜与快乐。哪怕是瞬间、短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