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收起左侧

杨敏修 ‖ 故乡风物志-散文精选-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3341
主题
50
精华
0
墨水
130

发表于 2022-1-26 21: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杨敏修
        龙塘泉水
         
        我的 故乡 龙塘,地处桐梓楚米镇公所东侧。一马平川的坝子中间,兀立一小山堡。小山堡状如龙头,龙头下涌两眼泉水,似龙的两个鼻孔,常年流水淙淙,龙塘因而得名。两泉之间,天生一潭,潭中亦有泉眼,深不可测。潭边长一丛斑竹,两棵插腊树。斑竹笔直,竹丛郁郁葱葱,竹林下为鸡鸭嬉戏之地;插腊弯曲,盘根错节,从潭对面伸出,树梢遮盖了小路,春夏秋皆浓荫蔽日。民国前,潭内建有龙王庙一座,四时香火缭绕。遇到天旱年成,村人常到此祭祀求雨,唱阳戏三日;然后龙王显圣,十分灵验。
         
        清道光年间,当地有位令狐先生,曾设馆授学,人称正爵老夫子,他善作回文诗,曾留下咏龙塘、滩口、太和村、庆丰庄、五龙山、南山石坝等地的回文诗六首。其中龙塘诗云:塘龙出水透心凉,水透心凉清泽光;光泽清凉心透水,凉心透水出龙塘。正爵老夫子的诗,的确道出了龙塘泉水的妙处。
         
        龙塘泉水清冽,味道甘甜,冬暖夏凉,为数十户村民的饮用水。泉水涌出后,在潭内打了转了一圈,便分别流入南北两条小溪,灌溉上百亩良田。每当夏日劳作时,周边村民皆挑桶提壶,到潭边汲水解渴。有远方赶路者,来到潭边小歇,顿觉凉气袭人,掬几捧泉水饮之,倦意全消。
         
        龙塘泉水,也称为龙井。千百年来,村民为炊用水,皆靠水桶肩挑,世世代代,习以为常。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一小学教师,他用所学知识,请来专家勘测;利用地形落差,用塑料管子,将龙井水接到村民家中。过后,村里实施饮水工程,对饮用水进行改造;在山上建了蓄水池,将龙井水抽到蓄水池中,然后用管子接到村民家里。饮水思源,当知恩图报,故记下这段文字,以作村史留存。
         
        慈光寺红豆树
         
         
        步入桐梓城郊玉龙桥,可见后山上有座小庙,名 慈光寺 。该寺原名天神堂,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为凤鸣山的附庙。八十年代恢复宗教活动后,为政府部门批准的宗教场所。此时,因附近的凤鸣山寺已遭毁坏,即将该寺合并到天神堂;然后改为慈光寺,意即慈悲济物,光扬佛法。  
         
        慈光寺原有一参天红豆树,数人方能合抱。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群众伐树烧炭,红豆树毁于一旦。据传,红豆树桩饱含冤屈,整整渗流了三个月的红水。过后,树桩周围又萌发出六棵小红豆树。经过几十年时间,这六棵小红豆树已经成林,胸径达三四十公分,在寺庙周围撒下一片浓荫。
         
        红豆树也称相思树,属豆科常绿乔木,主要产于两广等热带地区,靠根系或种子繁殖。慈光寺的红豆树,相传为一僧人从四川引种而来,植于寺庙旁边,至今已两百多年时间。可谓,红豆树在黔北乃至贵州,极为罕见,十分珍贵。红豆生南国,唐代王维的诗,不用说都耳熟能详。民国年间,桐梓乡人向德禹,也题有红豆诗一首:朝云才过草庐间,暮雨晚来似绿烟。小鸟相啼谁解语,黄莺正唤杜鹃还。诗中对红豆树,虽未作具体描写,但当地的 自然 风光,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今人游慈光寺,可从斑驳石碑上了解其历史。宗教信仰者,可焚香朝拜,领悟佛法机理,感受佛教的博大精深;然更多的游人,则慕名而来,观赏红豆树,体味红豆诗,游了慈光寺,便留下了无穷的情趣。
         
        罗溪沟鱼泉
         
        我读中学时,为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此间,班上有位来自桐梓大河乡的令狐荣灿同学,他常摆谈老家的轶事、俚语趣闻,其中有一件最令人心驰神往:罗溪沟有眼泉水,每逢下雨,泉水中就会冒出鱼来。
         
        这年暑假,令狐同学便邀约我们四名同学,结伴到罗溪沟去。首先,乘煤车至楚米,再从回龙寺、成家湾、山王口,沿蜿蜒陡峭的山道爬行,经四、五个小时,终于到了罗溪沟。这时,眼前的道路平缓了,却又是另一番物景。但见溪水潺流,山峦叠翠,古树浓荫,鸟鸣谷应;修竹丛下农家屋,梯田碧绿入画屏。顿时,使人心旷神怡,感到世间的美景都藏在深山之中,非付出艰辛才能领略它的芳容。
         
        次日,天麻麻亮,令狐便叫醒大家,说昨晚下雨了,大家快 整鱼去 。四名伙伴翻身而起,欢声雀跃,心想就要见到会冒鱼的山泉了。从令狐家下走里许,来到沟底一泉眼边,早有许多村民手持背篼、箩筐在捞鱼。这眼泉水地处溪沟边,方圆丈余,泉水浑黄,鱼就是从这泉眼中冒出来的。大家猜想,泉眼里面肯定有一条阴河。我们手痒痒的,就轮流拿着渔具,学着别人的样子,偶从缝中插进去,每次都能捞上几条白底黑纹状的鱼来。
         
        据令狐同学说,可惜这天还不是时候,如遇久晴未雨,忽然天气变化,大雨将临,泉水变成了浑黑色,冒出的鱼才多呢。遇到这时,附近村民就会倾家出动,满溪沟人声鼎沸,如过节一般,每次能捞上几百斤鱼。泉水中冒出的鱼都长不大,大的也不会超过半斤。当村民们得知我们远道而来,又是令狐家的小客人,捞鱼时便主动让位,热情传教捞鱼要领,其民风淳朴,可见一斑。
         
        这天,我们共捞得了十多斤鱼,下午就在令狐家下厨。那阵乡间贫寒,缺少油腥,令狐的 父母 便用老盐菜作配料,烧了一大锅寡鱼汤。动箸时,大家感到鱼特别嫩,汤特别鲜,老盐菜也很有嚼头,都吃得汗流浃背,一饱方休。
         
        光阴荏苒,当年懵懂的同学,都进了耆老之年,大家天各一方,难得相聚叙旧,唯有那次出游,那餐鱼汤难以忘怀。据知情人讲,罗溪沟的那眼泉水,乃依然存在,每逢下大雨,泉水中还会冒出鱼来,便又勾起我儿时的回忆。
         
        马鞍山古藤
         
         
        在桐梓县城,马鞍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传,远古时有一条逆龙,在当地为非作歹,被一位神仙斩首,然后龙身化作一座大山;魁岩便是龙身,马鞍山为斩下的龙头。于是,留下一段千古民谣:河水向西流,飞剑斩龙头;文官不到老,武官不封侯。
         
        一九六五年川黔铁路施工时,将马鞍山劈开为东西两个山头,但仍称为马鞍山。东边的山头较大,山下有一岩灰洞,是三、四万年前古猿 人生 息的地方。对此,中国科学院曾数次到此发掘考察,确定了它的历史地位。西边的山头较小,树木参天,山上有石笋、石幔。市民在山上建有 颐乐亭 ,供游人小憩。山腰镌立有许多石碑,其中有一块诗曰:闲亭石径任君游,老树昏鸦百载秋。茅舍篱边稍小憩,清茶半盏可忘忧。马鞍山虽小,却印证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其悠远的历史文化,不免给人以许多遐思。而近年来,笔者在这里发现的古藤,这活生生的景物,才不得不使人称奇叫绝呢。
         
        古藤生长在小山的南侧,一傅姓人家在此开了 农家乐 。古藤为一株老根分成数枝藤条,粗的直径达三十多公分,小的也有十多公分;这些藤条盘根错节,分支万千,与周边老树丛林相互攀连,勾勾搭搭,相映成趣,把方圆百米的庭院罩得严严实实。据推算,古藤无上百年的时间,不能成其型。每当开春,古藤开始抽叶了,叶片儿像一枚枚翡翠,挂在藤条上,令人眼馋。夏日里,藤蔓形成一张巨大的绿帘,给人一种清凉之感。秋天气温变凉,把藤蔓叶子染成了金黄色,掉下的叶片儿俯首可拾,可供爱好者收藏,或用作书签。冬天到了,藤蔓退下彩裳,枝蔓儿清秀可数,仍然潇潇洒洒;如遇下雪天气,藤蔓上又挂满了白色的雪花,分外醒目。
         
        据了解,马鞍山这株古藤,为青藤类植物,乡间常用藤条来编织藤椅、菜篮等。在县域内,小小的青藤于山野到处可采,而如此巨大的古藤,生长在县城一隅,实属罕见。傅家的农家乐,坐落在小山下,正是利用这个环境,将生意做得十分火红。而大多数食客,皆认为这里环境清幽,也为了这株古藤而来。他们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后,即满意而归,盘算着来日再次相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