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收起左侧

字加华‖山静云闲白云寺-游记随笔-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3019
主题
61
精华
0
墨水
154

发表于 2022-1-26 20: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字加华
         
         一径通幽处,苔随履迹生。飞楼悬雨气,空谷翁泉声。地僻僧多古,山青花更明。窥人林外鸟,时听自呼名。 这是清代弥渡 诗人 师道南的《游白云寺》。
         
        白云山,亦名诸葛寨山,坐落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城东17公里处,位于寅街镇与苴力镇界内。东麓有白云河自北向南流下,两岸村庄隔河相望,形成一个山谷,上为寅街镇所属的栗树村委会,下为苴力镇所属的白云村委会。这里也是美国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南行漫记》里被称为 雾之谷 的地方。
         
        对于白云寺,我并不陌生,我曾独自一人几次登临。春天里,我找寻 千顷梨花万树白,九重春色一庵云 的美丽意境;夏日里,我感受 闲情不畏险,高卧好梦寻 的探险之艰;秋天里,我品读 竹风来自金镶玉,气节智慧一悟收 ;而在冬天里,你又可以欣赏 岭上彩云抒复卷,山边旭日忙碧霄。 故而,只要有时间闲情,我都会骑上旧摩托,三巅两簸地跑到白云寺去静闲半日。捧读一卷诗书,倾听一缕风铃。静观一片白云,品一杯香茗,那是何等之悠闲自在啊!
         
        按弥渡民间的习俗,每年春末,白云寺都会举行 贺牡丹•赏梨花 的盛会。今年亦如此, 牡丹诗会 于3月15日如期行,来自四乡八邻的香客和游人齐聚白云寺共赏牡丹,齐跳花灯,喜庆盛世。
         
        我是随着弥渡县文联组织的采风创作活动而前往的,为了加大对白云寺的宣传,县文联组织了县内的作家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家协会、广播电视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诗联协会等各文艺家协会共一百多人齐赴白云寺,贺牡丹赏梨花,观古寺忆往昔,看白云抒激情。
         
        三月的弥川,天蓝云白,风和日丽。早上九点刚过,采风的各路人马便不约而同地齐聚到了花灯广场,等候坐车前往白云寺创作采风。
         
        也就不过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便来到了古奇灵秀的白云寺,此时正是午饭时刻,寺门外停满了各色车辆,寺院内早已香客如云游人如织。有的在观景赏花,有的在烧香拜佛,有的在歇息闲唠,也有的在拍照留影,还有的在享用斋饭。总之,所有来往之人都沉浸在妙香佛地的清幽意境里,脸上流露着满意的笑容。
         
        急匆匆地吃过午饭,我便和作家协会的几个文友便由外到内慢游起来。
         
        白云寺始建于唐,据传南诏时有僧人在诸葛名下,在寺之北名为 聚仙窝 的地方建古寺一院,有不少当时的高僧在此谈经论道。现在的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在明崇祯六年(1635年)的《白云碑记》中载。历时三年,重修后的白云寺被称之为 人世之大观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碑记中记载最为详细,重修后改良扩充山门,大雄殿仍照旧貌修缮之。玉皇阁基础改建,王阁瑶池,修建金阁缮皇釉瓦,嵌玻璃窗,最后拓地所建。几番修缮重建,如今的白云寺已成为 高人逸亡,登临远眺,不无赏心悦目之情。信女善男,祷佛祈神,瞻拜像之所。
         
         贺牡丹•赏梨花笔会 已成为白云寺每年的盛会。白云山成片的梨园,满山的花海,引得游人流连忘返,一阵轻风拂过,梨花的清香迎面扑来,更使人犹如置身仙境一般。寺院里的牡丹成团成簇雍容华贵,争奇斗艳。牡丹是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伴着芍药、串枝莲,形成一幅热闹纷繁的图景。牡丹花品种极多,有一百二三十种,其中尤以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相传唐武则天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洛阳的牡丹冠天下。李白诗言: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中巧用典故,以实笔点缀,用虚笔渲染,把牡丹花天然绝色,描摹得玲珑迷离,极富神韵。
         
        白云寺的牡丹虽然品种稀少,数量不多,但也能让你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浏览完寺院,我们几个作家协会的男士便出门查登诸葛寨。诸葛寨就在白云寺背后,相隔不足百米。清代诗人许东阳有诗《诸葛寨》: 匡州西望岭云昏,见说南征旧垒存。汉帜已凭三面险,天威应属百蛮尊。 在当地的老百姓口中,传说着诸葛井(在白云寺内,现名为桂花井),诸葛床、诸葛灶、八卦阵、隐兵洞等遗迹。我不懂历史,不敢妄加多言,究竟诸葛寨上诸葛先生可曾摆兵布阵,在诸葛床上安卧休闲,或如传说中所说用宝剑开通水源让大家饮用,这些令人想入非非的话题,都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弥渡诗人邵世远老先生的《白云寺怀古》所云: 风雨无凭静碧空,乾坤运转复西东。白云深处寻旧垒,诸葛山前吊卧龙。似有却无休在意,是真是假任朦胧。南人自古尊贤相,遍地口碑表敬崇。
         
        站在白云山巅,西坡脚下,毗雄江水穿流于弥川大地,无数村舍井然,农田展展,炊烟袅袅。远眺县城,新楼广厦鳞次栉比,城区交通纵横交错。对面山峦中茶马古道若隐若现。往东望去,是一个古代被称作木古郎的山谷,也就是现在的 白云槽子 。
         
        走下白云山,进入寺院,书法家门正摆开架势挥毫泼墨,将心中的激情尽泻于笔端;美术家们则端坐于亭台楼榭对着牡丹,望着古建用色彩描绘着所见所思;那些摄影家们则穿梭其间,或全照,或特写,或抓拍,随着 咔嚓 、 咔嚓 的快门声,将时光定格,将情感喷发;那些音乐舞蹈家协会的会员则和四邻八乡的文艺队在院里搭起的舞台上翩翩而舞,高歌而唱。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偏西,寺院里的工作人员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色香味俱全的全素席,面对一道道摆盘精美,做工精细的菜肴,使我们大开眼界,赞不绝口。
         
        返城途中,我一直闭口不言,心中默想着是静云闲的白云寺,在 自然 与历史的交融中,在生态与文化的交融中,该会绽放怎样的异彩呢?
         
        作者简介:字加华男彝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