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收起左侧

散文+盛一碗豆花+邓梅-散文诗歌-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6204
主题
44
精华
0
墨水
118

发表于 2022-1-26 2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盛一碗豆花
        文/邓梅
        离开 故乡 久了,不管是遇见故乡的人或事,都觉得是一种幸运,一种欣喜。
        年少的时候不懂乡愁,对于异乡的别离之感过于稚嫩,总以为他乡的炊烟该和故乡一样,同样都是烟火罢了。后来慢慢发现,那股味道是独特的,并没有那么多味道能够刺激你的味蕾,让你觉得浓郁。若用梁实秋的话来说, 味到浓时即家乡 的故乡,那我的故乡终究只有一个。又正如汪曾祺所言: 他乡咸鸡蛋,我实在是瞧不上。
        前些时日,偶然结识了一位故乡好友。聊起故乡之事种种,总归还是戳中了思乡情思。不得叹息了好一阵子: 唉,我又好久没有回老家了。 把故乡称为老家是我们那的一贯说法,一个 老 字承载了多少人的记忆,这也是我最喜的一种叫法,最接近泥土的味道。
        人长大了,还未经历漂泊,却也开始找寻起记忆和灵魂的栖息地。我开始怀念起被雾气笼罩的乌蒙山,还有那蓝得彻底的天空。打开朋友圈翻看着朋友发的老家照片,景色熟悉而又多了几分陌生的疏离感,随手在照片底下评论了一句: 真美呀!
         叮咚 一声聊天窗口弹出一条信息: 妹儿,快来吃豆花了。 朋友发来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碗盛放好的豆花,豆花白里透嫩,一不小心就能掐出水来一般。看到碗口冒出的白气,我仿佛闻到了那股熟悉的清香。朋友戏谑的语气逗笑了我,我连忙回道: 好啊,给我留点,别吃完了。
        儿时记忆顿时拥入脑海,也连带着记起了那股熟悉的味道。每逢推豆花的日子都像过节一样,这种说法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在我们那管 做豆花 叫 推 ,大概取了豆子需要推磨之意吧。哪家磨好豆子准备做豆花时,总会告知周围邻里亲戚, 今天我们推豆花儿,等下子过来吃哈   邻里亲戚听说了推豆花也都跑来帮忙,热闹程度堪比过年。男人们搬出家里的大锅支在院子里,女人们负责生火烧水,还有几个力气大的就负责推磨磨出豆子汁。等到颗颗饱满的黄豆都磨成了浆,便将盛放在盆里的浆倒入沸腾的水里,刚刚还在冒泡滚滚作响的水顿时安静了下来,只有冒出的几缕白色的蒸汽。等到再一次沸腾,锅里又噼里啪啦热闹起来,这便也预示着进入第二个环节,将事先准备好的卤水倒入沸腾的豆浆中,再搅拌一番。等到过了几分钟,豆浆渐渐成形,原本浑浊的浆水变成了清澈的透着绿光的清水。将炉子底下的火退掉,冷却一会儿,便也是大功告成可以出锅了。将豆花舀入干净的碗中,白色的水蒸气越发多了起来,空气中充斥着豆花的清香,令人垂涎不已。
        而让豆花的味道锦上添花的则是拌料,在农村少了很多讲究,拌料一般为简单的糟辣子辅之以鱼香和葱蒜即可。将一切准备齐全后,呼上四周邻居和客人,这样的豆花才能吃出味道,才吃得安逸。等到客人邻居吃完离去时,总会舀上一碗豆花给客人带上,吃豆花的情谊也浓厚起来。
        在老家,推豆花招待客人是一种习俗,热气腾腾中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相通,也是关系的保温。不管是去谁家,要是遇上了推豆花的事,那是万万不可推脱的,不能拂了主人的一番好意。
        记忆中 父亲 是最喜欢豆花的,多年来我们一家出门在外,吃得上豆花的日子越来越少。不管多么繁华,美食应有尽有却没有熟悉的豆花,大概只有乌蒙山下的人才有这种吃法,也只有乌蒙山雾气下豆子的小巧才使得豆香更加浓郁。印象中父亲在他乡每到想吃豆花的时候,总会去集市上买两斤豆子,叫上三五好友一起推豆花。等到豆花做好,父亲迫不及待地盛上一碗,舀一勺放入口里,脸上的喜悦之色似乎不见了,眉头皱了起来,嘀咕道: 这味道不对啊   
        后来父亲索性也不买豆子做豆花了,只是偶尔地时候念叨着何时才能吃上一口老家热腾腾的豆花。实在熬不住了,父亲便买上两张火车票,拿到我面前说道: 走,闺女你不是想回老家了吗? 看着父亲像个孩子一样雀跃,我调侃道: 爸,可不是我想回老家吧,是你想吃豆花了吧。
        父亲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
         什么时候啊,你给爸盛上一碗豆花就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