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8|回复: 0
收起左侧

从我—你关系论人性之趋向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8626
主题
35
精华
0
墨水
100

发表于 2022-2-27 19: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本文主要对马丁·布伯《我与你》一书关于‘我-你’关系的问题做出介绍和分析,将‘我-它’和‘我-你’进行对比,从中解释人与世界关系的二重性,并通过由‘我-它’经验世界上升到‘我-你’关系世界的必要性论证人性对神性的趋向和追求。
关键词:我-它;我-你;关系;人性
马丁·布伯是现代德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我与你》揭示了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之意义所在,并暗示着由人性向神性的超越,对哲学界、宗教界关于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讨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1.人与世界关系的二重性
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总在社会与团体之中。那么存在于无穷无尽的外部世界中的人,对自身存在的定位则全部落在与外部交互的关系之中。
在马丁·布伯看来,世界对人的呈现具有双重性,这取决于人对世界的双重性态度。那么世界同人的关系则可视为两种:‘我-它’关系;‘我-你’关系。前者是世界在个体的人之中经验性的呈现,经验者在世界之外;后者则是“我”与世界的坦诚相见,存在于人与世界之间。
以往的哲学大多在讲人如何经验这个世界,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建构庞大的哲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导我们如何认识客体、利用客体、征服客体,在主客关系中实现人类的进步以及要求实现主客观的统一。这便是布伯所说的‘我-它’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物被主体利用,对他物价值的判断纯粹出发于对自身有利与否的判断,而这里的“我”在机心的引导下就像在捕食的猎豹,当目标出现毫不犹豫将对方占有并为“我”所用。无论是山水树石,或是鱼虫鸟兽,甚至是活生生的同类,在‘我-它’关系中都是作为对象物的客体存在,作为被征服的对象存在。
人是一种动物,具有生物性,因而需要利用物征服物来实现自我的生存和发展。然而这种认识对象和征服对象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因为它无法将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开来。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讲到:“人生不是及物动词的囚徒,那总需事物为对象的活动并非人生之全部内容。我感觉某物,我知觉某物,我想象某物,我意欲某物,我体味某物,我思想某物——凡此种种绝对构不成人生”、“凡此种种皆是‘它’之国度的根基。”人类处于‘我-它’关系之中,对外物进行经验、思考、想象,促进了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在科学技术中,一切都是极为精确的必然。
而当我们转变态度,关注于人类切身的感受,则发现发生在人身上的事相都是偶然的。比如我们说3加2不等于5,这便是无可置疑的错误,而我们却既可以说一个苹果是甜的,也可以说它是不甜的,更何况那些超越了自然规则的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是在‘我-它’关系中的我所不能‘计算’出来的。那么这时我们便可初步得出:当处于‘我-你’关系之中,人类将获得更多的自由。在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偶然的片段,人才会发自心底的感叹和珍惜,才能瞥见我在你之中的映照,在这种意义上,人确立了自我的存在和意义。马丁·布伯认为,人的存在只有在关系之中得以确立,人的自由也只有在我与你直面相遇的瞬间得以实现。
2.由‘我-它’之经验世界到‘我-你’之关系世界
显然,布伯试图赋予‘我-你’关系以极为重要的地位。“人无‘它’不可生存,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人类的生存与延续无法脱离‘我-它’之经验世界,然而‘我-它’中的我并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经验世界屈从于原初词‘我-它’。原初词‘我-你’则创造出关系世界。”
自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确立了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之后,哲学的走向基于“我思”走上了以主体为中心的主客二元之路,主体作为原发性的存在向世界发出质疑和追问,主体的在先性使得“非我”的世界成为一切认识活动的对象性存在,极大地彰显了人本主义。这一趋势在康德那里得到了最终确立与完成,他完整而细致地回答了人作为在先确立的主体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方式与位置,在马丁·布伯那里,便是‘我-它’之人与经验世界的关系。而马丁·布伯所主张的对‘我-它’关系的脱离而进入到‘我-你’关系的人生境界将人从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对抗中解救出来,而升华到我与世界之你的纯粹关系之中,在“我”与“你”的关系之中消弭二元对立,实现了个体存在于关系之中的自由。
与‘我-它’关系相比,‘我-你’关系首先具有无待性与完整性。当事物或人作为‘我-它’之中的对象性存在,作为我的主体则会将其进行分析性、描述性的认识,对象(物或人)之中的好坏善恶都被抽离出对象本身,而成为了主体的认识内容。然而,‘你’是与‘我’相同的存在, 在纯粹的‘我-你’关系之中,二者是平等的、无所对待的。与‘我-它’之“它”不同,‘我-你’之“你”是完整的统一整体,是直观呈现的本真状态。如布伯写到:
“我们经验到“你”之什么?”
“全无。因为“你”不可被经验。”
“我们能知悉“你”之什么?”
“一切。因为“你”之任何一部分都不可被单称知悉”
其次,‘我-你’关系具有现时性与永恒性。现时即当下,是永恒的常驻。在‘我-它’状态下,对象作为主客相对之客体,是静止、中断、凝固的,‘我’只有‘我’与物的利用与被利用过程中的独白,这样的‘我’只生活在过去,在时间中不存在现时。而作为‘我-你’关系之中活生生的与‘我’相同的‘你’,在当下与‘我’直接相遇,在对话与相遇中,‘我’的感受则成为了最终的真实。“本真的存在伫立在现时中,对象的存在蜷缩在过去里”。
马丁·布伯由人生与世界之两重性出发,批判了主体性哲学将世界对象化的趋向,在‘我-你’的相遇与对话中,一面肯定了自我的存在,一面实现了人性向神性的超越。
3.我與“永恒之你”——人性之神性趋向
‘我-它’关系是人类生存所不可避免的,是人类保全自身的本能。然而如果只满足于‘我-它’关系,则人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本质。C.S.路易斯在《返璞归真》中第一章提到了人性法的概念,在这里人性法即是非律,也就是由人内在生起的道德自觉力,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莫名的意志判断。万物被造都有一定的规律要遵循,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有序的、系统的集合体,而“物体不能决定自己是否服从万有引力定律,人却能决定自己服从还是违背人性法”。存在先于本质,因而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选择的权利,实存之意识的选择代表着道德价值。
C.S.路易斯诉诸每个人行动背后无形的控制力量——道德法则(中国哲学中的“良知”),实现了对上帝的皈依。与之不同,在马丁·布伯的關系哲学中,‘你’作为世界与‘我’联系的存在物而在当下的相遇中象征了‘我’之全部世界的重量。虽然‘你’的出现是在‘我’有限的生命中偶然出现的超越时空的片段呈现,个别的‘它’蓄势待发,随时能够因‘我’的态度转变而成为‘你’。虽然看起来这种无端无规律的流动性让关系变得支离破碎而不纯粹,然而布伯认为每一个‘你’都是珍贵无比的,因为每一个‘你’都是世界与‘我’原初关系的呈现与回归。那么‘你’与‘我’相遇的不确定性与片段性则恰恰构成了‘你’之延续:“永恒之你”。
布伯认为,世界中每一‘我-你’关系都在实在与潜能的交替中实现。在纯粹的‘我-你’关系中,可能仅仅是真实(即存在)的短暂停留,而‘你’则永恒驻足于现时,这便是马丁·布伯对“永恒之你”的诠释。“每一个别之“你”皆是对“永恒之你”的洞见”。在‘我’与‘你’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精神实体所构成的不同人生境界中,每一现时的‘你’的呈现都实现了‘我-它’之‘我’的人性向‘我-永恒之你’之‘我’的飞升与超越。人性由经验与利用之生物性在‘我-你’关系的建立中不断趋向于神性。
现时永远在自由人手中,他们通过与宇宙之趋势——存在本身保持一致,让有价值的事物存在,实现有限生命之片段存在的标记与意义。真实便是无比珍贵的、不可替代的永恒之你!
参考文献:
[1]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2]何光沪:百川归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C.S.路易斯:返璞归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何光沪:信仰之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张世英: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一一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6]王晓东,刘松:人类生存关系的诗意反思——论马丁·布伯的“我一你”哲学对近代主体哲学的批判[J].求是学刊,2002,07.
[7]李建平.对话的生命:关系、自由与他者——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D].杭州:浙江大学,2009.
作者简介:
张宇心,女,河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佛教哲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