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收起左侧

一个抢眼的样本案例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835
主题
64
精华
0
墨水
162

发表于 2022-2-27 18: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新增50万~55万患者,80%的患者因为发现时已经到了晚期,生存期通常都不足一年。在这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据了肺癌患者的绝大多数,一般来说,晚期肺癌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但其疗效有限且毒副作用较大,患者因此生活质量较差。
幸运的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人类基因组学使肿瘤的治疗获得了新的突破。基因研究发现,部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人体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相关。对此,医药行业尝试研发了一系列的EGFR的抑制剂,从2003年到200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先后批准了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和罗氏的厄洛替尼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在同一时刻,留美博士丁列明回國创业成立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简称“浙江贝达”),开始研发EGFR抑制剂埃克替尼,这也是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治疗肿瘤的靶向创新药。
2005年,易瑞沙和特罗凯先后在中国上市。相比较于过去的肿瘤治疗,针对基因靶点的靶向治疗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医学临床对此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不仅如此,考虑到肿瘤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疾病,肿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明确诊断结果而给予相关的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果国内的医生得不到相关的学术支持,他们在使用进口药物时往往只能参照国外临床用药经验来选择患者、调整剂量或处理副作用。而易瑞沙和特罗凯是一种全新作用机理的药物,临床特点跟化疗药物完全不同。
由此,这两个产品的开发企业必须大力投资于临床学术推广,给予临床医生相关的指导,如什么样的患者能够从这两个产品中最大获益,这两个产品与放疗化疗使用的前后次序、不同类型的患者剂量是否需要调整、患者具体的治疗周期、一旦出现严重副作用如何处理等等。
为了普及相关的临床理念,这两大医药企业还进行了各种临床促进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协助中国的数十个肿瘤专科和重点学科医院建立用药患者随访数据库,积累了数千例患者详细资料,帮助医生观察和记录患者用药反应,并进行相关科研活动;在全国组织了大量的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会,通过经验丰富的大医院来指导经验较少的中小医院用药;建立了亚太地区专家委员会,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和经验分享会,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药经验分享;协助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组织编写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应用指南。
在这样的努力下,中国的肿瘤专家们总结了肺癌靶向药物的临床疗效,并得以首次在代表全球最高临床水平的美国临床肿瘤年会上进行报告宣讲,沟通相关经验。
2011年浙江贝达研发的我国第一个治疗肿瘤的靶向药物凯美纳问世。在凯美纳的研发过程中,浙江贝达的科学家们在上市前的临床研究中做了大量扎实的研究,积累了足够的循证医学基础,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得以在全球著名医学专业刊物《柳叶刀》上发表。据《柳叶刀》的评价,凯美纳成为了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的一个“完美案例”。
凯美纳上市后,浙江贝达成为了第一个专业化、规范化推广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国内企业。在整体营销策略上,凯美纳定价温和,力图成为一个高性价比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与此同时,凯美纳上市之初就延聘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医药行业的学术推广专家组成专业团队,通过密集型的学术教育会议与临床医生保持紧密交流,进一步推进了靶向用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除了在药物方面的知识普及,这三个药物的开发企业同样也协助了国内的肿瘤专科以及重点学科医院开发应用快速廉价的基因检测方法,促进医院能确诊最有可能受益的患者,同时也能让患者找到相关治疗用药。除了庞大的研发和学术推广投入,靶向药物的开发企业同样也在努力提高患者对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2016年,通过国家药物谈判,凯美钠和易瑞沙成为首批降价的三个药品中的两个,未来将进一步在国内的临床应用中得到普及。显而易见,通过新药研发加上后续的专业规范化临床学术推广,靶向药物的患者们已经从中受益,中国的医生们也因此提升了对肺癌的治疗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