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收起左侧

杨建增 ‖ 谒牛树梅老宅-散文精选-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4457
主题
55
精华
0
墨水
140

发表于 2022-1-26 21: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杨建增
        怀着对牛树梅先生的崇敬之情,盛夏之时我和远侄君高专程拜谒了他家老宅。牛坡村虽是通渭县鸡川镇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子,但牛家在当地却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望族。
         
        牛家老宅在村子中央,占地十亩左右。他家后代人才济济,大多已散居全国各地。尽管全村人多数姓牛,但他家直系仅剩一户。
         
        牛家的显赫离不开牛树梅的 父亲 牛愚山,他虽是一介布衣,但却十分重视 教育 。耕种之余,不论田陌地头还是树下道旁,他都随时训子读书。他所著《家言类纂》和《牛氏家言》让后代受益无穷,其中《牛氏家言》中的部分内容被《皇朝续经世文编》采用,而这些家训已内化成牛家近二百年的良好家风。
         
        正因牛愚山的孜孜教诲,单一个清后期,牛氏一门就出了两个进士,四个举人,一个拔贡,三个贡士。难能可贵的是牛树梅为官四川时,他还多次用书信诫勉儿子要牢记 官箴 ,勤政为民,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己任, 出则润泽百姓,处则培植子孙。 牛树梅在川时勤政务实,深得百姓爱戴,获 牛青天 的美誉,这与他的人格感染、精心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解放后牛家后代都在各自工作的地方定居,老宅已是无人居住。新立的牛坡中学就落户到他家,直到前几年才搬迁。去年他家后代从不同地方相聚,翻修了老宅的一座房子,建成了牛树梅纪念馆。
         
        从北面的一个网状铁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牛树梅纪念馆,它是一座北方常见的悬山式建筑,长约二十米,宽十米,高七八米左右。前檐用六根柱子支撑屋架,粗椽大檩,气象雄浑。正门朝北,朱漆高楣,两边开有四窗,里层镶嵌玻璃,外表饰有镂空成各种花卉的木质图案。顶部榫卯套槽衔接自如,周围柱头补间和谐一体,勾连斗角处饰以彩绘渲染,显得十分古朴典雅。每根柱子和横梁衔接处同样装饰着寓意吉祥的木质雕刻图案。正门檐下悬挂着一块棕红色木匾,上书 牛树梅纪念馆 几个鎏金大字。两根粉红色的立柱上各挂一块条形木板,上面镌刻着 巴蜀颂名臣,斯人不负苍生望;关西传道德,夫子堪称汉儒贤 ,这是牛树梅去世后,四川各界人士送给他的一副挽联,也是对牛树梅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屋顶用小瓦覆盖,并用青色瓦当相扣,屋脊上镶入的动物造型,让整座房屋多了份灵动活泼的韵味。
         
        进入室内,正面是介绍牛树梅生平事迹的一块匾额,字体阴刻鎏金、苍劲有力,为他的曾孙牛钊所撰。牛钊是继牛树梅之后牛家第二个位至省部级的官员。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后,牛钊从江苏省委办公厅主任调至新华社香港分社任副秘书长。他博闻强记、文采斐然,行文旁征博引全面介绍了其先祖的生平事迹。其中有段文字 树梅太高祖名宽,原籍河南偃师。明崇祯末年,参加李自成起义军,后与大将贺飞虎逃匿甘肃清水县牛头河,比邻面居。飞虎逝世后宽举家迁往通渭,于焉定居 ,让我既了解了牛家的迁居史,也厘清了以前一些不实的传言。
         
        东面墙壁上挂着一副牛树梅的画像,下面的框中装有一副牛树梅所写的中堂,结体厚重、内敛流畅,很有先生 为人处事 的风范。西面有一尊牛树梅的泥塑像,朝服官帽、手握书卷,身后绘有寓其品行高洁的萱草、兰花。周围平台上放着许多玻璃镜框,里面装有牛树梅生前所写的一些书信文稿,以及介绍牛家后代名人的文字。我粗略数了一下,短短百年其家族名人竟多达十多位,这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和羡慕了,可见好的家风对一个家族的兴旺在潜移默化中所起的作用了。
         
         
        牛树梅曾做过四川雅安、隆昌、彰明知县,资州、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等职,后升任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衔。不论在哪里任职,他都把为民造福放在首位。减徭役劝农桑,兴教育淳民风,戒科饮抑胥吏,禁强暴清狱讼,种种措施深得百姓拥戴,故民间一直称他为 牛青天 。作为一代循吏,被清廷屡次考评为 循良第一 ,《清史稿·牛树梅传》中更是称他为 临民之官,以不扰民为第一要务。
         
        虽然四川总督骆秉章曾多次向朝廷推荐牛树梅做四川按察使,但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被俘处决后,就如何对待其养子,牛树梅和骆秉章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牛认为孩子尚小又为养子,不应处死,而骆认为匪后亦如匪,应施以凌刑,并上报朝廷邀功请赏。无奈中,牛只好称病辞职,后主讲成都锦江书院,直至年迈才告老还乡。
         
        牛家的老屋已拆除殆尽,用旧椽檩修的几排新房,放着村委会的一些办公用品和村民耍社火的道具,空闲的几间里面一片狼藉。老屋四周的土墙历经风雨的剥蚀,已是一片断垣残壁。南面的墙根下是牛树梅的墓地,牛树梅去世后就埋在自家前院。坟地砌有一块不高的水泥台,后面的石碑文字扼要地介绍了牛树梅的生平事迹。靠西边还立着许多石碑,其上大多写有 皇清 二字,但碑文已十分模糊,从仅存的文字来看好像是其先祖墓地的石碑。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挖坟运动,连有一定文物价值的牛树梅坟也难免厄运。我一位高中同学曾讲过他们挖牛树梅坟的经过,当时许多人认为牛树梅的坟里面肯定有不少金银珠宝,可挖开后,里面除一串念珠和一副眼镜外别无他物;而面部如生的牛树梅,一会儿便变成了黑色,只好匆匆埋上。有人说他戴过那副眼镜,白天遮光性能极好,可如今那两样东西不知到哪里去了。
         
        牛树梅墓左有一颗高大的桑葚树,其旁塑料牌上写着 牛树梅手植树 ,下面注释道: 同治十三年,牛树梅返回故里,临行之际,锦江书院学生见太阳高照,随手折门前桑枝挽一遮阳帽,送行人员见‘桑’和‘丧’谐音,唠叨不休。牛树梅说道‘宁吾丧,志在桑梓,岂可趋利而丧民心焉?’哪知行至故里,桑枝尚未干枯,遂亲手植于庭院,不久桑枝吐露新芽。 谁知那里竟成了他的安身之处,那棵郁郁苍苍的桑树成了他最忠实的守卫者。
         
        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牛树梅 自然 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但他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因此获得许多人的尊敬和爱戴。1934年徐海东率领的红25军经过牛家坡时,许多四川、湖南籍战士都不进屋而在屋檐下冒雨过夜。个中原委十分简单,四川战士感念他造福一方的善举,湖南战士则敬佩左宗棠率领湖湘子弟收复新疆路过那里时,牛树梅的倾囊相助。
         
        我家和牛坡村相距并不遥远,可拜谒牛家老宅的愿望却迟至今夏才得以实现。为表达对这位先贤的崇敬,我托朋友代买牛树梅著作《省斋全集》,以期在阅读他的文稿中追忆他的高风亮节,可朋友至今还没有回音,这不免让我有些遗憾了。
         
        作者简介:杨建增 ,教师 ,喜读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