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回复: 0
收起左侧

比尔波特《寻人不遇》:凭吊古今诗词路-读书随笔-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1644
主题
59
精华
0
墨水
154

发表于 2022-1-26 20: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凭吊古今 诗词 路
         
        (读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所著《寻人不遇》有感)
         
        文/孙晓龙
         
        他是一个忠实的汉学家,精通于中国国学文化。他踏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古诗词中的只言片语,寻找 诗人 曾经 生活 过、或吟诗作赋的地方,其实更多地是回忆往昔,触景生情,把时间倒流回诗人所在的那个年代,与诗人相会在那个季节,对饮千杯不醉。他就是著名的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先生。
         
        有幸在樊登读书会的APP里听到樊登老师对比尔•波特先生所著的《寻人不遇》这本书所做近一个小时的讲解,并对这本书有非常高的评价。樊登老师说了这么一段话,我深有感触。他说自己是西安人,生活在大唐诗人云集的长安,可惜对很多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以及诗人遗留下的隐居地等,没有像比尔•波特先生那样去刻意地拜访、祭奠等。回头来想想自己,我何尝不是生活在长安,不是生活在大唐那些文学巨匠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可自己也没有刻意地去寻找那些流芳百世的古人。也偶有路过韦曲,知晓这是韦应物的 故乡 ,也曾多次路过杜甫祠堂,可也没有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拜访,总感觉这些都在身边,想去随时都可以去,可也就是这些在身边的、距离非常近的地方,反而却一次也没有去过。也许正如世人所言,人们常常忽略了存在于自己身边的东西,往往不知道珍惜自己身边的东西,因为总感觉自己身边的东西来的太过于容易,反而不知道去珍惜,却不曾想自己身边的东西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也许,中国的古诗词,中国的古文化,以及留下这些古代文明的那些圣贤之人,距离比尔•波特是那么的遥远,也许是因为遥远,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来之不易,所以他对这一切是无比的珍惜。每走到一个地方,几乎没有一点点闲暇的时间去逛街,或者品味当地的小吃。往往是直接到酒店,放下背包,立即踏上寻找古人的路途。比尔•波特先生沿着古诗词这条道路,行走在中国古文明的土地上。在很多现代人看来的青山绿水、高楼大厦,但在比尔•波特先生的眼里,那是曾经古诗词的发源地、是高台吟诗之地、是神圣的文学诞生地、是值得尊重和祭奠的地方。虽然有些地方还能找到古人的坟墓,有些地方还能找到诗人的故居,但更多的是无法寻找的记忆,仅有只言片语存留于当地原始居民的口耳相传中。更有甚着,古人的遗冢找到了,但仅仅留下来了一个大坑,里边盛满了垃圾,这便是大唐 小李杜 之称的杜牧的墓冢。当诗人在曾经为墓冢,而今是一个大土坑前朗诵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时,站在旁边的农民们都不约而同地同比尔•波特先生一起朗诵起这首诗。诗人离开这里已经千年,但留下的诗却永远地存留下来,这或许能够稍稍安抚一下比尔•波特先生的失落之情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曾经也走过很多地方。我生活的长安不便在多说,且说沿着诗人的足迹去寻访,洛阳、杭州、襄阳等等,也不算是匆忙而过,也不算是对这些地方一无所知,但却没有像比尔•波特先生那样去寻访这些文人墨客留下的历史遗恨。读过《寻人不遇》后,才知道珍惜。也许是自己曾经少不经事,没有文学积淀,年少轻浮,不能够静下心来去品味,没有 人生 阅历,也就无法与古人的心灵有所碰撞,所以也就无法融入到那种古人天地博大的胸怀中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人生阅历的沉积,才慢慢有了和古人对话的一点点文学和心灵的积累。自己在生活中,在人生成长中经历的那些事,那些遭遇,或许能与古人在某种境界中摩擦出那么一点点火花,激发出了相似的感慨,才有了今天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心境,才能够慢慢去体会古人借景 抒情 ,有感而发的笔墨。
         
        与比尔•波特先生一起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的境界是如此之高,一眼望穿了天地之间,挥笔泼墨纵横于历史古今。我无数次读这首诗,无数次置身于这首诗的那种境界里,感念天地博大之精深,我之渺小如沙粒,顺间便可忘却天地之间的种种烦恼与尘浮。但与比尔•波特先生相比,自己或许真如大海中的一滴水,微不足道。
         
        跟着比尔•波特先生又读曹值所做《洛神赋》,辞藻华丽,雍容华贵,在运用现代网络工具搜索,听到大致一样版本的配音朗读,仿佛置身于其中,咫尺天涯间,回到三国那个古老的时代,青铜古磬,钟缶声声,曹植若醉若醒,一手端着酒杯,一手在锦帛上挥舞着笔墨。
         
        杜甫是我最敬重的诗人之首,他的 诗歌 惊天地泣鬼神,为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呐喊,忧思远在庙堂之上的国家社稷。比尔•波特先生多次与杜甫相遇,在他的文章标题中,有七处专门写到杜甫。他在这本书的行走轨迹中,至少前半部分是与杜甫几乎一样的行程。洛阳,长安,南下川蜀,然后顺长江而东去。杜甫一生流浪,他的生命中几乎都是坎坷,这除了和他自己的性格有关外,更为重要的是,他生不逢时,在他年富力强时,遇到社会动荡。安史之乱让他没有落脚之地,官场不兴、民不聊生、谏言不畅、皇权不清,让他这个不会趋炎附势的人在夹缝中难以生存。所以,他一生都在行走,都在为自己寻找一块可以栖息之所,但最终还在远离故土的他乡,在流浪的小舟上了却自己卑微的生命。但他的一生经历,却造就了一个时代的巅峰。他的文学造诣,可以说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后世千年无人能超越。当然这不是一个人自身文学素养高就可以达到的,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切身经历,亲身体验,把自身成就之高的文学素养和那些切身经历完美融合,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如果一个人 为赋新词强说愁 ,那写出来的东西,也许生搬硬套,也是浅尝辄止,难以有厚度,更难以有高度。这也就是杜甫能有这么高成就的原因所在吧!比热波特先生为杜甫敬献一杯威士忌,我在这里读一首杜甫的诗歌吧: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也许这首诗歌过于悲伤,但从这里边或许能读出杜甫那个时代,那个政治背景下的生活状态以及他的心境。也以此来祭奠这位伟大的诗人,用它的生命为我们后世子孙创造出这么好的文学巨餐,供养后世千年的文学爱好者经久不衰。
         
        比尔•波特先生拜访的诗人还有很多很多,都有流传至今的多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写到这里,我早以陶醉在中华古诗词中,犹如一口饮尽比尔•波特先生杯中那高度数的威士忌,略有微醉。在不久的将来,我也有计划沿着比尔•波特先生的足迹去寻访古人的那段封尘已久的历史,或许行走的路线和拜访的对象有所不同,但比尔•波特先生的精神永远鼓励着我,是我前行的力量源泉所在。
         
        感慨中华文化的力量所在,也祝愿比尔•波特先生一切安康!
         
        作者简介:
         
        孙晓龙,生于1984年,陕西韩城人,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